第十五章 颠沛流离入邯郸_仙秦
新笔趣阁 > 仙秦 > 第十五章 颠沛流离入邯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五章 颠沛流离入邯郸

  卫无疆一行人被莫名其妙地冲到了黄河大峡谷的泥沙平原地上,大难不死,只是由于水流过大,卫雄又身负重伤,与众人失散了,再次见到了阳光,劫后余生的人们总算是又有了一丝生气,回想到丛林之中的日子,恍如一场梦境一般,显得是那么地不真实。

  众人饥寒交迫,在一个村子里借宿了几晚,修养恢复之后,心中便再也安静不下来,急欲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时值天下大乱,似乎哪里也都不是安身立命之所,即便是隐居山林,眼下恐怕没有几分降妖除魔的法术也只不过是徒劳。

  这村庄名叫许家集,往西走不到二百里便是赵国都城邯郸,地方大点,人气旺盛,总是好过这荒郊野岭,心下寻思着,不敢再抄近路走山道,为了壮胆,众人在集市上寻机搭跟着前线溃败的赵兵,往邯郸城行去。

  索性那群败兵饥渴疲乏,眼见身后秦兵没有追杀过来,心情放松之下,一路上缓慢行进,卫无疆一行紧紧地跟在身后,也不至于迷路,毕竟是有了官兵的保护,众人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身边也不时地有些骑着马,驾着牛车逃难的商贾百姓跟随着加入进来,卫无疆等人夹杂其中,心中倒是安稳了不少。

  越离赵国都城渐进,四处逃难蜂拥而来的百姓也便多了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往邯郸城池高大坚硬的城门挤去,企图逃进城去,躲避秦军疯狂的屠戮,但是邯郸城此时戒备森严,八个城门也已经快要关闭,为防秦国奸细,赵孝成王亲自下令,戌时一到,城门关闭,若无令牌出示,擅闯城门者格杀勿论!更是只许进不许出,违者亦当杀无赦!并有可能祸及九族,受到株连。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证实邯郸古城距今已有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历史。

  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五百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战国时,赵敬侯元年(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将赵都自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迁徙到邯郸,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一百五十八年的繁华。特别是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开改革之先河,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富国强兵,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使赵国成为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之一。

  这座古老的城池作为赵国最为紧要的都城,实际上也是作为最前方的军事要塞建立的,赵国地处大河之北,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洪积冲积平原,尽管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但若是前方的中牟失守,赵国则成一马平川之势,毫无险要地理形式可以扼守。

  城方显然十分广大,每边几有五十多里,方方正正九十里多,正是春秋战国时代常说的那种典型小城“三里之城,五里之廓”之外的特大国都。

  其墙身全部用大石条砌成,城墙也比寻常城墙高出三丈有余,连箭楼也是石板垒砌的。作为进出口的城门,则是两块巨大厚重的青铜熔铸而就。也就是说,整个城堡的外部防御构造没有一寸木头,寻常的火攻根本无伤城堡之毫发。然则使人更有强烈印象的是,这座城堡的城墙和箭楼全部都用诸朱红色的山漆厚厚涂抹,火亮光滑,耀眼炫目,非但威猛可怖,而且爬城偷袭者也决然无计可施。这座高高耸立在引大河之水流淌而入的人工水流岸边的险峻城堡,因为地处四战之地,兼且最近连绵不绝的战事,所以防范很是严密。

  在这暮色苍茫时分,高高的城头上已经吹起了呜呜的牛角号,城门外本就显得拥挤不堪的行人更是加快了脚步。三遍号声之后,邯郸城高大沉重的城门就会隆隆关闭,杜绝一切人畜的通过。

  前方败兵的快马渐渐行近,两旁的百姓迅速退让道旁,领头的身着青色锦衣的骑士并没有减速,却伸手在怀中摸出一支足有两尺长的金制令箭高高举起。虽是傍晚,长大的金令箭依旧在马上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散射出熠熠光芒。

  “公子,前面便是赵国都城邯郸了,咱们真的要跟随着进城么?公子不打算前往洛阳么?”卫荣驾着马车,放缓了车速,转身询问道。

  卫无疆沉思片刻,言道:“此时各国都在积极备战,烽烟乱起,与其绕路前往洛阳,还不如先在邯郸城落下脚来,待得几日形势分明之后咱们再另做打算不迟。”

  “公子所言极是,不过眼下秦国长平一战,大败赵军四十万军队,想来定不肯善罢甘休,必会一鼓作气杀入赵国都城之下,属下看来此地亦非是久留之所,公子还是应当早作打算。”卫荣自幼熟读兵法,文韬武略,天文地理,精通博杂,只因性情耿介,不为上官所喜,因此屡受排挤,郁郁不得志,此时跳出了卫国的羁绊,心情反倒显得轻松起来,大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趋势。

  “唉!”卫无疆摇着头,暗暗地叹了口气,颓废地说道:“卫荣所言,公子岂会不知,只是眼下战乱频繁,天下间没有一丝乐土桃源,咱们这般境域,若是乱闯,只怕是还没有到得洛阳城郊,便已经叫匪贼乱军给围堵了!前几日的情况大家也经历过,真是险死还生啊!”顿了顿,扫视了众人一眼,又接着黯然说道:“赵国先民,与秦国同祖。周幽王时,叔带去周适晋,王世而生赵夙,晋献公赐赵夙耿地。夙生赵衰,衰从重耳流亡十九年,及重耳返国,从亡诸人为晋之重臣。衰子遁,为赵宣子。宣子朔,朔子武,即京戏赵氏孤儿赵武。赵武即赵文子。文子子成。成子鞅,鞅即赵简子。简子子毋邱,是为赵襄子。赵襄子杀其姐丈代王,以其兄长伯鲁子成为代成君。襄子卒时,代成君先死,乃以代成君子浣为赵献侯。所谓‘赵献侯少即位,治中牟’正出于此。

  赵氏自赵衰,经遁、朔、武、鞅、毋邱、浣共七世,为卿士,自献侯子烈侯籍始命为诸侯,历武公、敬侯、成侯、肃侯、武灵王、惠文王、孝成王八世而至今日,形式日渐衰败,今长平一败,今后祸乱不止矣!”

  众人眼见卫无疆仿佛犯了腐儒之气,一口文言,咬文嚼字,不禁听得头大如斗,半点不明所以,卫荣隐约间略略明白公子所言一二,知道卫无疆乃是感叹秦赵两国本是同根而生,如今却自相残杀,令人唏嘘。

  卫荣也有些唏嘘不已,开口说道:“我闻祖父所言,道是这赵国原先也并非西周所封皇族诸侯,都城好似也不是在这邯郸,眼下却不知是怎身由来?”

  “众所周知,赵氏自襄子以前,一直以晋阳为基业。自献侯始,迁移中牟为基业。其间,献侯治中牟十五年,敬候在中牟九年,武公在中牟十三年,敬候元年前三百八十六年赵始都邯郸。即赵以中牟为都共三十七年时间。中牟的历史地位。其一是赵氏之都,其二是赵氏于此完成了从晋国卿士到大国诸侯的转变。赵氏成为战国超级大国、与秦齐楚燕韩魏六国角逐天下,是在中牟奠定的基础。”

  卫无疆淡然地一一对七国的幽幽历史讲解说道:“如今西周武王当初所封皇族,历经春秋之时,大小几百个诸侯国,日夜相互兼并吞灭,攻伐绵绵,至今所剩无几矣!时人眼里的战国七雄——魏、楚、齐、赵、燕、韩、秦,其中唯有燕国是周武王灭商后直接分封的‘公’字号老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召公奭,一脉延续六百余年竟未失政,得以绵延至今,在公元前三百二十三年,燕易王称王,国力强盛,易王卒,子燕王哙即位,相邦子之深受重用。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并由他决断国事,实行政治改革。公元前三百一十四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聚众作乱,围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市被与太子平。在孟轲的劝说下,齐宣王出兵伐燕,将燕攻下。燕王哙死难,子之出亡,被齐擒获而醢其身。中山也乘机攻占燕大片土地。公元前三百一十二年,秦、魏、韩出兵救燕,败齐于濮水之上。次年,赵武灵王召燕公子职于韩,派兵护送回燕,便是眼下燕武成王的祖父燕昭王了。

  另外六国,楚国在西周初年,其部族大多为荆人,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人经过一百多年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至西周第三代天子周康王才予以正式册封,迄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秦国传说乃是周武王时期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地。公元前七百七十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成为一方诸侯。从公元前六百七十七年起,秦国曾在雍建都近三百年。

  现下的齐国也不是周武王分封的老齐国,那个齐国的君主是姜姓,第一任国君是赫赫大名的姜尚姜太公,世人称为‘姜齐’有名的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出于此人,道号飞熊。

  目下这个齐国,是老齐国的田姓大臣田乞在势力坐大时杀掉了姜姓国君,田乞自立为国君,至今已经传了九代,世人称之为‘田齐’,时下也将近两百多年了。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五百四十八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五百四十六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五百三十二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四百八十九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三百七十九年,康公卒,姜齐绝祀。(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

  魏赵韩三国,原是老牌诸侯晋国的三家大臣,公元前四百三十八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城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于公元前四百零三年,魏文侯四十三年不得不正式册封魏赵韩三家为诸侯国,公元前三百七十六年,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瓜分晋国余土,废晋静公,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三家共同瓜分了晋国,与齐国情形大致相当,迄今不过一百余年。

  这就是说,七大战国中,其中便有四个是坐大夺权建立的——齐魏赵韩;一个是山高水远先自立而后势力强大最终被周王室认可的——楚;只有燕秦两国是正式册封立国而一脉相延的诸侯国。燕国是西周的开国诸侯,秦国是东周的开国诸侯,燕国比秦国恰恰老了整整一个时代。”

  卫无疆手握着燕落月娇嫩的素手,再次低低地叹了口气,眼眶微微泛红,语气哽咽无奈地说道:“只是我卫国与燕国同为大周皇族后裔同为一方‘公’字诸侯,然而辗转传位至今,地位悬殊落差,不可相比拟,如今我姬无疆更是做了亡国公子,死后亦无颜面对我卫国列祖列宗,愧对先人啊!”

  燕落月温柔地偎依在卫无疆的怀里,安慰着说道:“夫君万莫灰心气馁,贱妾相信夫君一定会有登基复国的时候。”

  卫无疆知道以燕落月天下第一才女的学识,也定当能够看得出来此时他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复国一说,却只不过是劝慰罢了,春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的事例也不会再次出现在这个刀兵弱肉的时代,没有切实的利益,卫无疆实在想不出哪个国家会派兵护送自己回国登基争夺皇位。

  ……

  。VIP中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elumn.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elu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