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七章_我成了仁宗之子
新笔趣阁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四七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四七章

  赵曦的主要目的不是挑唆,捎带点这意味,就看北辽那些势力是不是能听到,是不是会有所行动了。

  怎么说呢,从北辽的开始,就是一个部落强大,然后不断让其他部落依附的过程。这样的王朝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当王朝强盛时,归属者众,当王朝衰弱时,各自便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从而分崩离析。

  这种事后世就常见。

  北辽不是曾经的北辽,大宋也不是曾经的大宋,现在的状况基本上算是颠倒了。这一次北辽在大战前夕遣使臣,就是一种角色转换的具体表现。

  很显然,北辽这时候自觉在即将发生的大战中获胜的可能性小,或者说无法跟大宋持久的作战。

  所以,便想以一个王朝的诚信赌一把,即便是输了,也可以保留他们的根,在大草原继续蛰伏,有待一日可以卷土重来。

  并且,北辽的朝廷并没有认命的心思,他们以为终还是有一搏的基础。集中精锐,在河北道大决战,结果也说不定会有意外。

  也正是北辽这样的谈判基础,让赵曦感觉到,在平息耶律乙辛内乱过程中,北辽的绝对精锐并没有多大损失,否则北辽不会有一战的勇气。

  基于这样的基础,赵曦随意的提一口所谓的各方势力······

  赵曦没心思去了解使臣属于哪一部分势力的人,能不能把话带到北辽,让更多的人知道,赵曦也无所谓。

  能让北辽战事不齐心当然好,就是没有不齐心的状况,这一战仍然是胜面大一些。

  “官家,先答应北辽也可以,如此便可以让北辽尽可能的将精锐全部调集到河北道,也可以集中力量打击北辽的可战之力。”

  “待战事结束,有优势才有话语权,是不是止步于燕云,到时候不由北辽······”

  文彦博这时候算是了解了整个战略规划,明白了朝廷的大谋划。既然是谋划着要一定程度上讲北辽战力灭失,这时候虚与委蛇也未尝不可。

  “文老,一个朝廷的公信力,在朕看来,比一次大战的胜利更重要。王朝的公信力,想要树立很难,坚守这份公信力更难。但是,让要一个朝廷失去公信力,随便一件简单的事就可以。”

  “哪怕是对待敌人,朕仍然要以大宋朝廷的公信力为重。私底下如何做,这是计谋,但是在公开的场合,必须维护朝廷的诚信!”

  真要说朝廷是绝对讲诚信的,赵曦自己也觉得脸红。这刚刚被平息的耶律乙辛内乱,朝廷做了什么,朝廷的重臣那个又不清楚?

  但是,在这个节点又提朝廷的诚信······其中意味就是见仁见智了,相信诸位重臣都能理解的。

  这是谈判,放在台面上的谈判,是会记载,流传到后世的。而耶律乙辛叛乱的事,不管民间有怎样的猜测,体现朝廷的都是宽怀······

  军备支援也好,以家眷威胁也罢,这些都将成为永远的密辛。呈现在世上的,是大宋本着人道精神,在叛军走投无路时,接收并妥善安置了哪些无家可归的叛军家眷。

  至于现在······

  “大宋具有不与北辽虚与委蛇的资本!”

  这才是现实,王安石一针见血。

  “这样很可能存在不能凭一役建功的可能呀。”

  吕惠卿对于坑北辽没有忌讳。所谓历史都是胜利者记载的,怎样的记载,到时候由大宋朝廷说了算,一个即将不存在的北辽朝廷,不必在意的。

  “不。朕以为,北辽这次必须全力以赴。从北辽遣使要求一战定乾坤的诉求来看,平息耶律乙辛内乱,北辽的主要战力损失不会很大,这也是北辽敢以一战定燕云的基础。”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北辽朝廷一直在防备,或者说等着我朝的北上。当我朝大军北上之时,也就杜绝了北辽主力继续回避的机会。”

  “即便北辽皇族、后族还有心回避作战,北辽的其他各方势力也不同意。这一战,北辽是否出动主力,不是我大宋在等着,北辽的各方势力都在等着。”

  “若北辽皇帝不想分崩离析,就必须在这一战中倾其全力作战。战,或许还有一线胜利的机会,还能继续维持北辽这个随时可能崩溃的集体,若不战,直接就会崩溃。”

  “形势决定了,北辽这一战必须倾全力,动主力。关键是,北辽原本的荣耀,也必须在这时候决定作战。”

  北辽的后撤,五万骑兵绕后袭扰,一直到如今北辽君王亲征,诸多的因素汇总起来,不难猜测到现在北辽的形势。

  平灭内乱是大胜了,同样也造成了北辽的师老兵疲,才有了国朝步步推进,而北辽次第后撤的现状。

  从总总迹象看,不管是平息内乱者,还是转战到河北道一线者,都是以除皇族后族以外的势力了。

  谁都不傻,又有谁能一直忍让?

  一步步的退让,战斗欲望不强,内部各种思潮频生,导致北辽君王不得不遣五万精锐绕后,想用一次哪怕是小胜,来鼓舞士气。结果不尽人意,再次败北了。

  这时候,整个北辽的队伍就有些不稳定迹象了,也就有了亲征这档子事。

  压是压下来了,可再退让,恐怕很难维持了······

  “对了,四子那边说苏州的一位将领叫什么高什么昌的,原本是渤海国后裔?如今怎样?”

  虽然四皇子那边的队伍起不到奇兵作用,不过通过商务活动,倒是在辽东沿海一带拉拢了不少势力,也撺掇了不少事。

  前段时间奏报,就提到一位北辽的将领,渤海国贵族后裔,很是有野心······

  “回官家,在北辽朝廷平息内乱,挥师南下后,便有些犹豫了。”

  犹豫?恐怕是连这边接触都不接触了。理解,北辽是瘦死的骆驼,况且,现在北辽还不到绝境······

  “在观望呀!也罢,等这一战结束,朝廷也不需要他的响应了。北辽不允许渤海国存在,大宋也同样也不会设这个藩属!”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bqu.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bq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